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研究 >> 青海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本栏推荐


青海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日期: 2017/12/04      来源:东川工业园区      作者:王大磊

      “一带一路”倡议对加速内陆地区开放发展的进程、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国家整体协调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为此,推进欠发达地区企业“走出去”,是当前区域发展融入国家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获得两种资源,促进区域发展的具体抓手。本文以青海省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及重点企业访谈,系统分析了青海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诉求及面临的困境,并从政府、社会、企业三个层面,系统探索了促进其发展的策略,为青海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提供智力支撑。

       一、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状

       2015年底,青海省外贸总值119.34亿元,同比上年增长率为13.6%,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其增速表现出“快速上升”状态(图1)。尽管进出口规模变化处于全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末端,但补偿性增长的态势,充分证实了“一带一路”建设对欠发达地区企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通过2017年3月对青海省西宁市、海西州两个国家级工业园区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走出去”实施对外投资的的企业数,不到全省企业总数的1%。青海企业“走出去”发展还处于典型的商品输出阶段,资本输出规模和输出领域有待进一步培育。从工业商品输出规模来看,全省进、出口商品呈现差异升降变化的态势明显。2013年以来,随着出口产品种类的增加,工业产品出口呈现迅速放大并超过进口规模(图2)。从工业产品贸易的种类来看,表现出由原来依赖省内资源、粗加工的外贸格局向“来料加工+本地资源开发”、“粗加工+精加工”及产品技术含量不断增加的取向转变。全省较为稳定的出口产品约有10种,硅铁、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塑料制品、药材、钢材、玻璃制品、汽车零件等为持续出口的产品。2013年以来,对外贸易产品种类快速增加,除传统的地方名优特产之外,高新技术产品、机电类、医药产品等出口规模连续增加。从国际贸易的地区结构来看,2010年来,按照贸易额5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有32个。位列前十的国家和地区是:中国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亚、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沙特、新加坡、韩国等。2015年最大贸易区域是韩国、日本、美国。“一带一路”沿线贸易集中在东亚、俄罗斯、东南亚、南亚、独联体六国及部分西亚北非国家、中东欧部分国家,中亚贸易不断增加。从国际贸易经营的企业结构来看,全省企业中不到5%的企业有国际贸易的行为;企业属性由以往绝大多数以中小型、民营经济为主的出口格局向股份制企业、大型国有企业不断加入的趋势转变。但从事外贸出口的企业仍以民营经济为主。

       二、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诉求及“困境”

       该结论是根据2017年3月《青海省企业“走出去”发展状况问卷调查》数据及重点企业深度访谈后获得。问卷涉及企业基本情况、企业运行状况、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企业家个人信息等4大方面。问卷调查发放面向西宁市、海西州两个国家级工业园区。其中,受访其也中9.4%为国有型企业,10.9%位股份制企业,其余为民营企业。调查问卷共发放180份;回收并通过数据甄别,有效问卷为162份。重点访谈的企业选择,是按照目前有商品出口并结合有长期进出口贸易的企业作为进行交流首选对象,集中访谈了毛绒藏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企业。

       (一)企业基本诉求

       (1)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认知。问卷以:企业经营者是否意识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性的评价主体。调查结果是有68.5%的经营者正在采取措施,想主动打入国际市场;24.4%的经营者认为“想到了,但不知道如何参与”;7.1%的经营者没有这种想法。从实践层面看,“一带一路”建设中,真正推动主体应当是企业和企业家,他们能否发现“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巨大商机和投资回报,这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所在。由此反映,绝大多数经营者还是感受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本企业发展的利好,也在积极准备,但限于“路径”缺乏,目前还有约1/3多的企业处于观望阶段甚至不知道如何参与。

      (2)企业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信息获取渠道认知。“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是企业“走出去”发展的关键。现阶段国家层面对接的程度如何?既有企业通过对接获得了哪些利好?对国内企业选择是否“走出去”发展至关重要。尤其对民营企业,可甄别的信息获得机会,是增强“走出去”自信的关键一步。问卷设计以“企业获取信息的渠道”为主体,调查结果是:有54.7%的企业回答有自己网站来推销或发布企业信息;有50.6%的企业选择使用传统媒体和因特网并用的手段获得企业所用信息;借助行业内发布的信息,获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有用资料不到28.9%。在此,获得专业信息比重较低的现状,一方面说明目前省内还未具备专门为企业“走出去”构建专业信息发布平台;另一方面普通网站综合信息获取平台上,随机、零散的信息发布方式,不仅影响企业正确判断,也降低企业“走出去”的意愿。

       (3)企业产品通过ISO国际质量认证的状况。ISO国际质量认证,是代表现代企业或政府机构思考如何真正发挥质量的作用和如何最优地作出质量决策的一种现代管理思维。良好的质量管理是参与国际竞争的“敲门砖”,若一个企业取得ISO9001的认证证书,将是突破贸易壁垒的重要途径,并将成为通向世界的有效护照。问卷调查以“企业是否获得ISO质量认证”为评价主体,调查结果是:63.9%的企业通过质量认证;20.5%的企业准备申请;8.2%的企业想申请但时机不成熟。现阶段,省内企业普遍通过质量认证,说明企业“走出去”其产品结构能够适应国际质量标准或按照国际认真标准在执行生产任务,开拓国际市场的“敲门砖”业已具备。但企业产品是否具有“走出去”的价值,还取决于企业产品在整个产业链中的生产阶段。然而,省内企业在国际、国内分工中,受产品“初级化”和自身规模的限制,难以触及高标准产品体系的建设,尤其在高原特色资源开发的企业,表现更为突出。

      (4)企业既有产品性质及对未来市场开拓的认知。企业要想生存,必须要有自己的产品;要想快速发展并占领市场,必须要做好自己的主打产品。“一带一路”建设是企业前所未有的机遇,能否抓住机遇,企业拥有自己产品的同时促进产品不断更新,是企业“升级发展”的基石。问卷以“企业产品性质和为做好产品,预期采取的措施”为评价主体。其中,在围绕企业产品性质的调查结果是:70%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为初级原材料;企业产品生产方式选择中,自有产品生产比例为40.9%、拥有自有技术产品生产的占54.4%、模仿型产品生产占4.5%。围绕如何做好产品及预期采取的措施,85%的企业认为要增加产品创新投入,不断丰富产品种类;60.2%的企业认为要更新设备,以提高单位生产效率。从产品性质来看,企业产品生产趋向于初级原材料加工是青海工业企业发展的特色,进而从某种程度约束了企业原创性技术开发和产品多元化生产的机会。

       (5)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础环境评价。围绕企业创新发展,促进参与“一带一路”的能力建设。问卷从“影响企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困难”为评价主体,调查结果反映:71.03%企业认为资金紧张、融资困难;50.34%的企业认为缺乏研究人员、研发能力不强;23.45%的企业认为对市场把握不强;46.9%企业认为缺少研发经费,尤其对特色资源加工企业来说,表现更甚。在企业持续发展中,不断创新是延长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的“源头活水”。现阶段,青海企业发展中创新能力普遍低下,以原材料生产为主导的产品体系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创新的诉求,而围绕创新中资金缺乏、研究人员不足等,对企业创新产生了更加深重的“叠加效应”,进而约束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

      (6)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及开发方式评价。人力资源开发是促进现代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撑元素。以“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为问卷调查主体,其结果是企业产品性质不同,企业人员构成中大学生的比例相差较大。藏毯绒业企业中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大学生比例不足25%;相反新材料制药企业的大学生比例要高于70%。以“人力资源开发(员工培养)方式”反映企业内部创新环境建设为问卷调查主体,90%的企业选择自行完成培养任务;每年员工培训不多于2次;培训内容70%以安全知识教育居多。不同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的差异,一方面反映了企业产品生产工艺不同而人员素质需求的差异,另一方面也映射出对员工对企业创新需求的认知和进取精神。

       (二)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1)“引资”发展的主导意识与企业“外向型”环境建设不足的困境。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将“引资、引智”作为主导方略加以落实,把企业“走出去”发展作为产业链、价值链延伸的终极目标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不断强化落实背景下,企业及企业家们迅速作出反映,而作为地方政府仅关注从战略融入事宜,缺乏具体、可行的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尽管省级政府有出台的《支持工业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青政办〔2015〕4号)支撑文件。但在具体落实中,或有些行业属于国家“去产能”的范畴(轻纺行业)或者规模不足或属于民营经济的范畴,政策差异性实施问题也成为公共管理中的“软肋”。尽管政府层面有积极鼓励本土企业参与海外竞争的谋划,但少数公务人员服务意识仍相对淡薄,很少关注企业“走出去”后续服务的具体事宜,手续繁杂、审批滞后问题较为突出。

      (2)企业出口规模迅速增强与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的困境。在企业“走出去”发展中,企业少、规模小、产品单一的特性突出,加之长期以原材料生产为主的内陆开放发展形态,支撑企业“走出去”的各种服务机构建设还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自“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以来,国家层面通过“五通”致力于沿线国家合作环境建设。而省内支撑企业“走出去”发展的社会服务机构建设滞后或缺乏创新的服务能力,想“走出去”的企业因无法就近获得有效信息做出预警判断或害怕支付高额的“沉没成本”,畏惧“走出去”的心理较为普遍。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可借助电商平台直接销售以降低产品营销成本,而现实中一方面工业产品电商平台建设层次不齐,另一方面对地方统合质量技术体系标准的建设(地方名优产品)缺乏基础。出口产品尽管拥有优质的原料和国内知名商标,或技术标准达不到要求或品牌建设滞后,青海高原特色资源应有价值并没有得到体现。

      (3)企业向园区集中与集群发展中关联效应弱的困境。省内重要出口企业绝大多数集聚于工业园区,但“集中而非集群”,即企业间缺乏有机的技术关联和合作问题突出。加之目前为了引导企业发展所实施的“外延内生”产业经营模式,也加剧了本地企业间的生产技术联系甚至弱于与省外企业间的沟通的问题。进而导致企业创新活动中,基本以企业个体为单位开展活动,较少由企业开展联合攻关的现象。企业独立承担创新开发任务,表面上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并建立了企业完善的产销研体系,但一些共性基础问题难以在共享中实现,不仅延缓了企业触及到产品核心技术研发的进程,也影响社会资源集约、高效的使用。

      (4)企业家“寻租”发展行为与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困境。省内多数出口企业,是西部大开发以来看重青海各级政府优惠政策落地布局并成为地方产业增长的主导力量。参与出口竞争的多数中小企业,先天带有市场化程度低和对外发展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企业在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受企业家个人能力或要素成本过高的约束(原材料、人力),制约了企业在为“走出去” 提升效率和品牌建设方面做出更多投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明显不足。因缺乏对新产品开发应有的投入,难以保证稳定的销售收入;缺乏对企业员工的培养,操作工技能层次不齐或不断流失,致使设备开工不足问题非常普遍。在依托高原特色农畜资源建立的藏毯、毛绒制品加工集聚区内,企业普遍在市场利好的机会中曾经获得了可观的收益。而近年来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多数企业因新产品开发不足、缺乏特色品牌的建设,产品销售不稳定、收益不确定的问题较为普遍。

      (5)企业面临资金不足和金融服务不到位的困境。省内从事特色资源加工的出口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较小、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问题。根据国家金融统计报表显示,国家对小规模民营企业的贷款比重还不到贷款总额的1%,平均每年都有大约7%的民营企业由于资金短缺而导致破产[4]。并且国有企业在国外投资还是进行新产品的创新研发,资金保障相对充足,而民营企业在国外进行投资大多是用自身的财产作为担保和抵押,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民营企业的成本,延缓了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的进程。

      (6)经营人才短缺与留住人才的保障机制不完善的困境。彭罗斯认为:企业的成长主要取决于企业能否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而企业人才的技术含量以及知识拥有量则决定了企业能否利用资源形成更好的服务,从而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青海企业“走出去”发展国际化人才短缺是主导限制因素。不仅表现在总量上的不足,各行业内部还有巨大的差别。通过对藏毯、绒业、新材料行业人才结构的对比情况反映:新材料生产企业的人员素质普遍较高、员工流动较小,企业中从事创新研发的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20%还多;从事藏毯、绒业的企业,近两年来技术人员有下降趋势、员工流动较为频繁,企业中技术人员比不足5%。进一步探寻企业员工企业在知识型、技术型人才匮乏的原因,目前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是工资低、成长空间小、技术岗位难以获得稳定的保障等。

       三、增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举措

       促进企业“走出去”发展,即为通过强化青海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的能力建设,提升青海融入国家战略的水平。在此,一方面要充分消化国家意志,做好政策、信息的对接;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级政府、企业及全社会,营造有利于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的发展环境建设及企业内生动力建设亟待强化。

      (一)顶层设计,突出各级政府谋划发展的导向作用

        一是转变观念,明确企业“走出去”对青海开放、创新的重要性。问题导向,从主观层面获得对现实存在问题的高度重视和从制度建设中获得发展的动能,积极构建政府决策层到职能部门谋划其发展的氛围的主动意识。二是遵从愿景,准确定位企业向外发展的目标任务。以突出构建全方位开放、多层次参与、多元化参与的格局和加快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跃进的建设成长轨迹为重点,通过建设“健康之路、合作之路、网上之路、智力之路、绿色之路”的路径,提升青海企业“走出去”发展的能力建设。三是精准发力,建立服务企业“走出去”的专门协调机构。主要职能是负责制定企业“走出去”发展的战略规划和贸易取向、投资导向、实施方案、政策措施等;督查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监督管理企业对外发展行为;做好有“走出去”发展预期行业、企业的产品目录。四是构建合力,提高各职能部门管理效率。变“多头管理”为“合力服务”;全面落实企业“走出去”参与的决策自主权,减少审批范围、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职能部门对企业“走出去”后的监管、跟踪、统计和分析。五是政策支持推动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力度有待加强。重点从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实施创新性人才优惠政策、为企业营造创新性环境等有待强化。

      (二)因地制宜,完善企业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

        一是政府扶持,做好社会化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建设。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借助第三方平台向企业提供权威、准确、及时的境外发展政策、国别风险和项目信息;为企业提供法律事务服务、投资咨询服务、会计事务服务、审计事务服务、资源勘探服务、环境保护评估和知识产权等服务;定期进行“一带一路”税收政策解读和实务答疑咨询服务。二是有的放矢,开发适宜青海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通过促进民间融资、银行贷款、贷款保险、战略合作伙伴参股、发行企业债券、开拓国际融资渠道等,解决企业参与建设中的融资难题;拿出与“引资”同等的条件,通过税收政策减少成本;设立绿色金融专项产品;完善企业“走出去”发展的保险制度。 三是夯实基础,增强智库研究能力。积极鼓励省内各类智库,不仅要突出成效、多出成果,同时深下根去,解决当前青海企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要有合作开拓思维,更多探索适宜青海的模式、路径。四是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级人才培养单位的服务职能。利用好各类教育资源做好省内人才储备,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打造本土化“人才供应链”与管理体系,并联通海外华人关系网,吸引留学人员与华人华侨,为企业“就地取材”提供便利。

       (三)培育市场主体,强化企业“内功”建设

        一是以人为本,培育企业家与增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并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大力度对有潜力“走出去”的企业家进行引导性培育。二是抢抓机遇,明确企业竞争核心。改变低成本循环思维,认真分解企业在不同盈利环节的能力建设,明确企业自身的盈利空间;充分把握当前科技周期性集群突破的风口,优先破解企业新产品研发“短板”。二是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实施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管理和运行,强化信用建设,借助国家产业联盟建设平台,寻求实体经济与金融联合的突破口。三是关注品牌,完善企业集群内产研销价值链体系建设。突破一个企业建立一个品牌的传统思路,以国内名牌商标为基础,构建产业链上下联动的产研销品牌建设思维,为企业“抱团出海”奠定物质基础。四是助推企业构建有效的合作主体。利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走出去”发展中的不同特点,让不同市场主体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充分借助援青省份工商企业发展平台,积极拓展企业对外合作领域。五是加快培育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制造业“双创”平台建设。充分关注制造业平台化、生态化发展趋势,以园区可持续发展为载体,构建制造业创新发展中具有互联网的开放式 “双创”平台和面向中小企业发展的“双创”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双创”集众智、汇众力的聚合效应和倍增效应。

责任编辑:韩福萍



Copyright by Xining (National)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 2018 All Reserved.
版权所有: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XNNDZ.GOV.CN © 2018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44 ICP备案:青ICP备10000282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502000194号

技术支持:青海城市云大数据 中文域名: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政务